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疆尉犁:从“陌邻”到“睦邻”,“社区合伙人”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
  “以前小区管道漏水、电动车充电难这些事,总是找不到人牵头解决。现在好了,社区把商户、能人都拉进了‘朋友圈’,一个电话就有专业师傅上门!”站在新落成的电动车充电桩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尉犁镇金宇社区居民张慧芬感慨道。她口中的变化,正是尉犁镇创新“社区合伙人”机制,推动治理力量向小区延伸的生动实践。

  “合伙”破局:让资源从“沉睡”变“活跃”

  尉犁镇作为县域治理核心区,老旧小区占比较高,长期面临服务力量不足、治理资金短缺等难题。2023年起,尉犁镇以“社区合伙人”模式破题,构建“1+3+N”合伙人体系:“1”即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3”为商户、社会组织、居民骨干三类主力军,“N”涵盖物业、联社区包小区单位等多元力量。社区将闲置房间改造为“匠人工作室”,引入裁缝、家电维修、理发师等技能达人和商户作为“生活服务合伙人”,提供低于市场价20%的便民服务,并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服务,仅2025年一季度,就完成家电维修、衣物缝补、水电维修等服务300余次。

  “数字赋能”:小程序撬动大治理

  “楼道灯不亮,拍照上传‘尉犁e家’,两小时就修好了!”外卖骑手靳新超展示手机上的基层治理小程序。尉犁镇开发的“尉犁e家”平台,集成“群众报事—智能派单—合伙人接单—在线评价”全流程功能,将43支志愿服务队、1452名注册志愿者和26家签约商户纳入响应网络。通过“文明积分”机制,居民参与治理可兑换商户折扣、物业费减免等权益,形成“服务—积分—激励”闭环。平台上线以来,累计解决飞线充电、停车纠纷等民生问题1100余件,响应时长从72小时缩短至2小时。

  “商居共融”:小店铺变身治理“生力军”

  走进孔雀社区“石榴籽商居联盟”成员百汇超市,货架上的“文明积分兑换专柜”格外醒目。作为首批“公益合伙人”,他承诺将营业额的0.5%注入社区基金,并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折扣。目前全镇已有14家商户加入联盟,累计募集社区基金25.07万元,用于实施“楼道焕新”“银龄助餐”等微改造项目11个。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董文娟介绍:“通过积分兑换、场地共享等‘双向服务’机制,商户能获得社区宣传资源,居民享受实惠,实现了‘服务换流量、流量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专业力量”:社会组织深耕治理末梢

  每周五下午,幸福社区“六点半小课堂”里充满欢声笑语。尉犁镇引入专业教育机构作为“教育合伙人”,打造公益托管、Ai自习室、国学馆等场景,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针对老年群体,社区与卫生院共建“健康合伙人”机制,为63名高龄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开展远程问诊、紧急救助等服务。“孩子放学有去处,老人健康有监测,我们上班更安心了!”居民李建军说。

  治理成效: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随着“社区合伙人”机制深化,尉犁镇基层治理呈现三大转变:物业服务投诉量下降75%,12345热线工单量减少37%;社区集体经济反哺民生资金10万元;志愿者队伍从120人扩容至1452人,群众参与率提升至76%。“治理不再是社区‘独角戏’,而是各方‘协奏曲’。”尉犁镇党委书记陈高磊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公益+市场”运营模式,推动更多治理合伙人向网格、楼栋延伸,让“陌邻小区”变“温情家园”。

  行走在尉犁镇各社区,维修师傅在“匠人工作室”忙碌,商户在积分兑换台前热情服务,社工组织孩子在国学课堂体验传统文化……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温暖答卷。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社区合伙人,基层治理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