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委社会工作部紧紧围绕党中央及省委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在机制建设、融入大局、效能提升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创新,为高效能基层治理汇聚志愿力量。
强化机制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健全制度机制。商丘市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制度机制建设,将机制构建与品牌打造纳入市级重点工作。出台《商丘市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及配套工作指导手册,明确20项具体目标任务和12项重点工作,为商丘市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市级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下设乡村振兴、“一老一小一新”、平安建设等8个专项工作组,推动协调机制运转与成员单位品牌项目深度融合,释放协同效能。
打造特色品牌。在“商丘好人”道德品牌基础上,深挖地域文化底蕴与民生需求,差异化打造志愿服务领域特色品牌。为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社会公开征集、网络投票及征求高校等15个单位意见,优化志愿服务品牌名称与标识设计。结合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推荐工作,组织全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项目及村(社区)进行交流展示,建成商丘市志愿服务“四个优秀”档案库,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县(市、区)结合资源禀赋打造志愿服务子品牌,睢阳区依托商丘古城景区,推出“志愿微光耀古城”品牌,将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培育专业人才。依托商丘社会工作研究院搭建志愿服务课题研究平台,汇集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围绕“新就业群体关爱”等课题开展研究,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为解决志愿服务领域专业力量供给短缺问题,启动社会工作人才库建设,通过社会招募与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建首批由50人构成的专家队伍,成员既是专家顾问,又是专业领域的志愿者。
融入治理大局,聚焦重点发力 深耕村(社区)主阵地。村(社区)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针对部分村(社区)社会资源下沉不畅、志愿服务供需失衡等问题,商丘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6项统筹帮扶机制,明确6项重点工作,探索“志愿服务+”等10种创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场景、巩固阵地。
关爱新就业群体。将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与新兴领域党建相结合,作为志愿服务重点任务。开展“新就业群体暖心关爱月”活动,累计开展暖心活动100余场。商丘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商丘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特色金融项目,在营业网点设立暖“新”驿站,配备饮水机、充电宝、应急药品等物资,提供便民服务。
建强应急响应队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升应急动员能力”的要求,商丘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市辖区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整合8支社会救援力量,配备16辆应急救援车辆、13艘冲锋舟(橡皮艇)及400余件专业装备,目前已完成20余起应急处置任务。
注重示范带动,提升服务效能 加强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依托“双报到”“四送一助力”“驻村帮扶”等常态化机制,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到社区和帮扶村亮身份、领任务、作表率。以党员干部为主,吸纳退役军人等群体,组建民生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推动主题活动常态化。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商丘市、县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开展“志愿服务乡村行”系列活动,统筹社会力量下沉基层开展帮扶慰问。以“迎国庆·唱响志愿精神”“九九重阳敬老爱老”等为主题,开展红色课堂、法律援助、健康义诊等“小而美”的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商丘市将挖掘、培育、宣传优秀志愿服务典型作为重要抓手,在持续宣传已获评的志愿者典型代表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经验、新典型。今年以来,5个项目获评全省文明实践示范培育项目,1个项目获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志愿服务交流鉴学活动一等奖,4个项目在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评优秀,形成典型引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熊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