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安徽巢湖:党员下沉增活力 社区治理有温度

时间:2025-10-30 来源:中国城市报“城市党建”周刊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深入开展“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行动,通过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促进单位资源和力量双下沉,实现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双提升,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精度与服务温度。

  “双报到”亮身份

  深度融入小区治理体系


  强组织建体系,织密治理网络。巢湖市全面推行将支部建在小区、街区,持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成立小区(片区)党组织282个,实现了居民小区党组织覆盖最大化。针对小区难以覆盖的楼宇市场、沿街商铺、背街小巷等区域,按照“一区域一组织”,成立街区党组织4个,构建“街道党工委—街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组织”联动组织体系,建立层级清晰、覆盖全面的组织网络,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

  “双报到”明底数,摸清供需情况。组织62家市直及驻巢单位与36个社区、62家企业党组织建立“四联四定”联系。推动2834名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社区主动报到,亮明党员身份。社区党组织全面建立党员信息档案,详细记录党员基本情况、职业特征与专业特长等。积极引导在职党员根据个人意愿和专业特长,自主认领志愿服务岗位,踊跃加入矛盾调解、微心愿圆梦、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服务供给与社区需求精准匹配。

  亮形象促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各社区党组织按照“就近就便、利于服务”的原则,将在职党员分配至居住的小区进行管理,建立在职党员微信群,加强社区、小区与党员之间的即时沟通。通过对党员的综合素质、参与意愿、群众基础等进行研判,全市共推选产生党员楼栋长767名、业主代表38名。在各楼栋显著位置,统一公示党员楼栋长的姓名、联系方式、职责分工与服务承诺,主动接受居民监督;同一楼栋有多名党员的,除楼栋长外均确定为“党员先锋”。

  “三件事”带好头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管好自家事,争做文明标杆。巢湖市在职党员在小区生活中自觉接受居住地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带头缴纳物业费、遵守规章制度,守好家门、办好家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争当小区、楼栋的文明示范户,以良好家风带动文明楼风、和谐社风。据统计,全市92个实行市场化物业管理的小区中,在职党员的物业费缴纳率接近100%。

  调解邻里事,促进社区和谐。积极发挥在职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发现并劝阻各类不文明行为,参与网格矛盾调解,助力和谐社区建设。巢湖市检察院在洗耳池社区成立社区检察听证中心,将案件听证搬到群众“家门口”,以案释法,贴近服务。全市公检法司系统190名在职党员进驻小区法律调解室,精准化解物业服务纠纷,切实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办好大家事,服务基层治理。整合在职党员的行业优势和专业资源,从公安、城管、市场等市直部门择优推选12名党员骨干,专职担任街区党组织成员,深度参与街区层面综合治理工作;广大机关在职党员充分利用“8小时外”业余时间,积极参与所在城市烟花禁放宣传、秩序维护等精细化治理工作,主动落实“门前三包”,协助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劝导,推动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四机制”聚合力

  保障基层服务常态长效


  建立按需服务机制,实现精准对接。巢湖市推行“群众点单、小区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各小区党组织践行“洗耳恭听工作法”,通过走访、座谈、线上征集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定期编制发布爱心帮扶、义务劳动、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需求清单,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时间,主动认领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已解决群众困难530余个。

  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攻坚治理难题。街道、社区梳理小区治理、人居环境、社会安全、公共服务、民生实事等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发布“问题榜单”,市直部门结合实际主动“揭榜”认领任务,办理过程中适时“晒榜”接受各方监督,年底由组织部门、街道社区、群众代表等共同对“揭榜”事项综合“评榜”。今年以来通过“揭榜”,解决小区树木修剪、路灯安装等问题32件。

  建立服务纪实机制,强化激励保障。各社区以小区(片区)为单位,统一建立在职党员服务台账,定期记录并公开服务情况。社区党组织定期将党员服务表现反馈至所在单位,作为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重要参考。市委组织部结合街道评价,将报到服务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综合考核,有效推动党员下沉服务常态化、实效化。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共建合力。着力构建社区、小区党组织牵头、驻地单位党组织密切配合、在职党员踊跃参与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小区党组织牵头,召集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党员群众代表等,共同商议社区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治理难题,形成“社区搭台、单位出力、党员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互动机制。
责任编辑:熊婕 标签: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