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把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选优配强、培育蓄能、严管厚爱“三步走”战略,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养高、工作作风好、服务能力强的社区干部队伍。
选优配强
筑牢干部队伍“基本盘” 严把政治素养关。明光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凡进必审、定期复审、动态调整”的联审机制,组织纪委监委、公安、信访、政法等部门对全市218名社区“两委”成员开展联合审查,严把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社区干部队伍,确保社区“两委”队伍纯洁可靠、素质过硬、结构优化。
严把招录入口关。制定《明光市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方案》,严格规范招聘流程和标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加大从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力度,持续优化全市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三年来累计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107人,其中应届大学生和退役军人34人,占比31.8%,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水平显著提升。
严把后备力量关。注重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选拔培育后备力量,创新建立“社区—乡镇(街道)—县级”三级联动后备力量储备机制。建立明光市乡镇(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清单,从334名社区工作者中择优选拔25名政治素养过硬、群众认可度较高的骨干人员纳入后备库管理,实行“1+1”导师帮带制度,建立动态考察机制,确保后备干部综合能力过硬,为社区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培育蓄能
练就干部队伍“铁肩膀” 打造“老带新”成长模式。明光市推行“1+N”老带新成长模式,精选社区“两委”成员和经验丰富的社区骨干担任导师,通过“经验传授+实践指导”的方式,帮助100余名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尽快转变工作角色,形成“以老带新,以优带新”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明光市已建立56个“老带新”结对小组,实现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帮带全覆盖,有效缩短成长周期。
开展针对性培训。定期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等,重点提升社区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面对社区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克难能力;每年举办社区专职工作者初任培训班,助力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全面了解社区工作。举办“社区干部上讲台”“青年干部课堂”等特色活动,采取“岗位实训+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等方法,重点对社区干部能力素质、业务办理、矛盾调处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搭建交流学习新平台。搭建省外学习平台,采取街道党工委推荐、组织选定的方式,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统筹考虑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素质等情况,在全市择优选择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前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街道南湖社区跟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宽本地交流学习路径,组织部分街道组织委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前往南谯区、琅琊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等县市区实地观摩学习,帮助其拓宽工作视野和工作思路。
严管厚爱
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 规范日常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明光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的实施细则》,明确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和严格教育管理考评,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人事档案,包括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岗位变化、考核评议、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等内容。按照社区工作特点和居民需求,严格执行AB岗、分片联系、入户走访、代办服务等工作制度。
保障报酬待遇。执行“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结合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资格水平等因素,落实“五险一金”等福利保障,配备设置待遇增长、学历提升等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
拓展发展空间。持续开展从明光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中定向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工作,按规定从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公开选拔乡科级干部,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可挂任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加大从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推荐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责任编辑:熊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