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建机制优服务强保障,推动志愿服务持久发力

时间:2025-09-18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通过建机制、优服务、强保障等系列举措,让志愿力量在问津大地蓬勃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让志愿之基坚实稳固。制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职责》《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将志愿服务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框架,进一步健全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各部门联动参与、各街镇履职尽责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形成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

  在居民群众中挖掘党员志愿者,由党员志愿者牵头成立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发动一个实现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组建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选聘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担任社会治理协理员、社情民意信息员。

  开展常态化培训,邀请志愿服务领域专家授课,通过“理论+案例”模式,解析“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数字+志愿”“慈善+志愿”模式,提升全区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意识,推动志愿服务从“粗放式输出”向“精准化供给”转型。

  强健服务“筋骨”,让志愿之苗枝繁叶茂。将志愿服务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三大战略任务”开展志愿服务。组建“青年明法”志愿宣讲团,开展“法治护航促发展·助企纾困解难题”系列宣讲活动,实现普法教育、助企惠民深度融合。

  立足群众急难愁盼,优化志愿服务供给,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实施“党建+智慧养老”、老年友好社区共同缔造等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真正让志愿所“能”、专业所“长”服务居民所“盼”。围绕儿童成长发展,开展课业辅导、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等多样化儿童志愿服务,实现从“看护愁”到“成长欢”的幸福蜕变。组建“问津义警”队伍,联动红十字志愿者,以专业急救技能培训为纽带,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组建“乡村振兴公益助农”网络人士志愿服务队,吸引本地网络达人加入;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文旅推荐官”等公益助农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上亿元。充分激发离退休老干部奉献热情和桑梓情怀,组建老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返乡创业基地进行调研指导,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油茶低产田改造等技术培训。

  广施激励“雨露”,让志愿之花常开不败。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推出志愿积分管理模式,以服务时长兑换服务或奖励,已在三店街道和平社区、汪集街道陶咀村等多地推广。双柳街道湖滨社区探索“家庭志愿服务积分”,引导每个家庭成员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力所能及参与驿站值守、文明劝导、邻里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家庭凝聚力,还增强了社区号召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为提升志愿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增强志愿服务的活跃度和持久性,新洲区持续在强化志愿服务保障上下功夫。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质和荣誉奖励,让志愿服务有地位、有保障;鼓励志愿服务组织积极申报各类公益金、专项计划,为志愿服务引来“源头活水”;坚持“谁使用、谁招募、谁保障”,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交通及物资设备补助,让志愿者无后顾之忧。大力宣传志愿者典型事迹,推选优秀志愿者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任编辑:陈桵 标签: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