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广东广州:从大城“善治”到社区“暖邻”

时间:2025-08-26 来源:社区杂志
  城外青山城内湖,白云千载绕羊城。广州,镇守祖国南门之要,引领珠江潮水之先,抒写时代湾区之章,是一座服务近19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 ,更是一座有人情味、烟火味的老城。走在广东省广州市的社区,既能领略到现代化城市的繁华璀璨,又能感受到岭南特色文化的经典魅力,广州惬意生活的背后,是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力支撑。

  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广东省“两社三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具有“人气和气正气、品质品味品牌”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广州市不断以“大城善治”提升社区社品,以“暖邻共治”提升社区社气,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善治·暖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夯实大城善治基础

  强化多方共建体系


  广州市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上下协同联动,健全纵横联动的基层自治组织动员体系,探索建立社区“两委”统筹使用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机制,发动行业协会商会、社区社会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辖区企业联起来,社企共建增成色。越秀区农林街农林上路社区探索引入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街道党工委签订共建协议,建成广州市首个社区邻里之家,划分党建园地、青年夜校、便民服务站等10余个功能区,成为居民“家的延伸”。

  热心居民聚起来,志愿服务有潜力。海珠区南华西街擦亮“老友记”品牌,构建“网格+银龄互助”模式,发动老党员、老同志协助社区治理,推动加装雨棚、共享充电桩等愿望清单落实落地。

  供需关系建起来,资源整合显优势。白云区金沙街道沙顶社区引导国企、私企、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参与社区治理,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社区服务。南沙区形成社区资源整合、居民需求响应、闲置空间活化等3个清单,明确审批管理、收益反哺、动态退出、评优激励等4项机制,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激活大城善治动力

  用好基层共治平台


  广州市探索创建“睦邻营治”社区治理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整合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能人及物业服务企业等资源,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合力。通过“小生意+大公益”运营思路,发挥社区公益基金“内循环”作用,以社区善治为目标,以议事协商和村(居)务公开为保障,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实现“公众深度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供给—睦邻文化共识”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循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态。

  微利运营自循环,长效治理有保障。番禺区石碁镇大龙社区探索“居民筹资、社区出资、镇街配资、社会捐资”模式,建设全市首家社区公益服务中心。黄埔区文冲街瑞东花园社区打造由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的公益超市,集“社工+志愿+公益”一体,实现社区便民服务空间“微利循环”。

  田间地头大作为,村民议出好项目。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坚持党建引领,以议事协商为保障,引入多方力量和资源参与商贸中心、工业园区、种植基地等建设。从化区江埔街锦一村建立强村公司,提供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人人当“村播”助力农产品走出乡村。

  平台赋能聚人心,公益课程随心享。黄埔区首创市民学院,打造集人民建议征集和市民“思政+教育”于一体的凝聚群众平台,共铺设课程211节,线下上课5204次。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优化暖邻共享服务


  广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有条件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暖“新”驿站,鼓励社区饭堂、长者饭堂开设暖“新”窗口,强化小区物业服务意识和组织功能,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殊群体优保障,民生服务有温度。荔湾区西村街和苑社区针对辖区老年人、残障人员特别是视障人员多的现状,建设全市首家社区盲人图书馆,在社区饭堂提供“一盅两件”广州特色西关风情茶点,成立“近邻帮帮”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超2万人次,实现志愿体系正规化、活动项目化、结构梯队化、服务专业化、暖邻实效化。

  社区服务国际化,开放包容好气派。天河区猎德街广粤国际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境外人士服务站、中外居民文化交流融情站、涉外志愿服务站、涉外人才服务站、中外居民共商共治议事厅等“四站一厅”,突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活动132场,服务超2.8万人次。

  优质文化润乡土,因地制宜促发展。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连同辖区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打造“春阳台”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传承岭南古村特色,融入现代建筑美学,项目收入用于回馈乡村建设,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基层治理关乎国计民生、联结万家灯火。未来,广州将继续深化以人民至上、多方参与、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大城善治”,注重以人文关怀、需求导向、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暖邻共治”,持续以“善治”之法推进“暖邻”之实,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现代化新广州。(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任编辑:陈桵 标签: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