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淮南市,一场场由党组织搭台、群众唱主角的“众智汇”议事会,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面貌。“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不仅是议事协商平台,更是在家门口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截至目前,该机制已在全市90%以上的村(社区)全面推广,累计服务居民超10万人次,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六步闭环”聚民智 淮南市创新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聚焦群众身边事,汇聚党员干部、居民代表、“三官一律”以及“五老”等多方力量,确定“集、议、决、办、督、评”六步议事流程。通过环环相扣的闭环管理,有效破解“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难题,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推广‘众智汇’,关键要让群众觉得这是自己的事。”田家庵区龙泉街道南岭社区党委书记王艳表示,“我们通过‘议事亭+线上群’双管齐下收集民意,每月聚焦1~2个重点议题,邀请居民、专业人士等人员全程参与,共同商议。同时,通过议事成果公示栏让成效公开可见,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热情。”据统计,自该机制推行以来,全市累计解决群众关切问题超过1.2万件,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因地制宜解纠纷 “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在淮南市催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通过汇聚民智、分层议事、凝聚共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多元路径。八公山区依托“众智汇”议事协商平台,组建70人的“老娘舅”调解队,以乡音拉家常、故事引共鸣、古训促和解。武陈两家曾积怨较深,“老娘舅”调解队从两家互助往事切入,融法于情,一句“远亲不如近邻”最终使双方冰释前嫌。调解队通过“舅解工作法”成功调解纠纷790余起,成为当地化解矛盾的“金字招牌”。田家庵区创新推行的“楼栋议事角—小区网格议事亭—社区议事厅”三级协商是“众智汇”分层分类协商的范式。楼栋“议事角”由党员楼栋长牵头,解决邻里纠纷、卫生清洁等身边事;小区“网格议事亭”由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等联合参与,快速响应停车、维修等民生诉求;社区议事厅由党组织联动多部门,协商解决加装电梯等复杂事项,确保“难事有回音”。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发力,99%以上的矛盾诉求在基层得到解决。寿县将“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谦和礼让智慧深度融入“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组建“留邻”调解队伍,着力“锯”除矛盾、“留”护邻里和谐,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寿春镇状元社区(住宅与商户混居)曾因油烟、噪声问题引发居民矛盾。在“留邻”调解队的调解下,商户主动加装油烟净化设备,并配置分贝检测仪提醒顾客降低音量;住户则积极安装隔音玻璃减少噪声影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多方协同提质效 淮南市基层善治的关键,在于通过“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构建了开放共享、融合互促的多方共治生态圈。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锦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社区面临老龄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社区依托“三级议事协商”机制,主动链接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共同策划并引入“益修到家”志愿服务项目,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维修、照护等服务,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市场资源通过“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企业认领社区公益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现了社会责任与民生需求的良性互动。高新区三和镇弘湖社区居民通过“众智汇”议事会提出酷暑户外工作者饮水难需求,弘湖社区党委精准对接,辖区企业主动认领并捐赠“爱心冰柜”,提供免费冷饮,惠及快递、环卫工等人群。“在党组织主导下,专业人士、志愿者、企业资源在‘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下各展所长、协同发力,实现了‘1+1+1>3’的效果。”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淮南市的“众智汇”党群议事协商机制在党组织领导下,以群众智慧为“源头活水”,汇聚起多方共治的强大动能,当每一个声音都被倾听、每一份力量都被珍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便从承诺变为群众家门口可感可及的实景。
责任编辑:陈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