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山东邹城:探索智慧社区赋能城市治理新路径

时间:2025-05-22 来源: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这一目标,建立智慧社区“三个三”工作体系,即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协同推进,将48个社区分为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三类进行差异化打造,实现“社区工作管用、社区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三大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智慧社区应用场景,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邹城特色的智慧社区赋能城市治理新路径。

  三级联动协同推进

  实现智慧社区全域覆盖


  邹城市将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坚持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有序推进。

  市级制规划、抓统筹。成立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专班,印发推广使用智慧社区平台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打造智慧社区数字化平台,开发20余个应用场景,在48个社区全部上线,实现城市社区全域覆盖。

  街道分类别、抓推进。明确分管副书记牵头抓总,组织委员具体推进。将以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小、老年人多的社区划分为基础型社区;将以商住小区多、人口密度较大、日常工作任务较重的社区划分为成长型社区;在此基础上将工作扎实、带动作用强的社区划分为标杆型社区,逐个社区摸清实际需求,个性化制定方案。

  社区定需求、深度用。市级层面统一开发应用场景库,社区结合实际选用,也能提出个性化功能需求,由技术团队定向研发。建强社区智慧平台管理员队伍,每个社区明确1名平台管理员,负责平台维护管理,市大数据中心常态化组织辅导培训。

  三类社区精准施策

  坚持按需开发分类建设


  针对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智慧社区特点,邹城市分类制定推进措施,差异化开发应用场景,确保符合基层实际。

  搭建基础型智慧社区框架,重点夯实治理基础。针对社区老旧小区多、高龄人口多等特点,推行人员信息“标签化”管理,特殊群体人员信息可“一键查询”。联通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的数据信息,建立起符合政策人员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政策找人”。

  完善成长型智慧社区功能,重点抓好便民服务。聚焦社区人口多、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生活服务不便捷等痛点难点,上线“物业服务”功能模块,居民遇到问题“一键上报”,诉求信息自动流转至小区物业,物业问题投诉量同比减少3251件,降低18。71%。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上线“云挂号”、在线咨询等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化医疗服务。

  拓展标杆型智慧社区场景,重点推动提档升级。围绕社区体量较大、人口结构复杂、居民需求多样等特点,推出“民主议事”功能,居民可以线上参加社区议事协商活动,更加便捷地建言献策。上线“社区团购”模块,依托市级开展的“村社通”项目,社区遴选特色农产品在平台上架,居民在家就能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打通居民家门口和田间地头的连接渠道。

  三方共用激发效能

  减负提质推动服务升级


  邹城市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真正把智慧社区平台“用好、用活”上,不断丰富平台功能、简化使用流程,达到了“社区工作管用、社区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的效果。

  社区工作管用,推动治理提质增效。为每个社区绘制网格地图,链接包保网格员、人房信息等数据,“墙上网格”变为“云上网格”。开发特殊人群管理、火灾自动报警、高空抛物监测等8个安全应用场景,实现风险隐患闭环处置。

  社区干部爱用,提升基层工作效率。聚焦减轻社区工作者负担,开发“记忆提醒”功能,实现一次录入、自动提醒,做到重要事项不遗漏。比如,社区内消防设备数量多、使用期限不一致,逐个排查工作量大,依托“记忆提醒”功能,平台自动向包保人员推送提醒信息,减轻走访排查负担。

  社区居民受用,乐享便捷智慧生活。引入智能蔬菜售货柜、智能垃圾回收站等智能设施,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试点开发“社区公告栏”功能,群众的车位出租等便民信息“一键上传”,搭建起社区与居民“双向沟通”的窗口。截至目前,智慧社区平台关注使用人数超20万人。(记者:郭文治 李静雯)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社区治理,为民服务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