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党建红”引领“夕阳红”,绘就养老幸福圈

时间:2024-12-17 来源: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
  “在我们社区里养老太舒服了!我每天吃好早饭就会来社区坐坐,中午可以吃免费午餐,下午继续与老朋友们聊聊天看看电视,一整天都不闷。”今年88岁的吴明远老人这样感叹道。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振东社区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老年人口占比23%的老龄化社区。近年来,振东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老年群体所需所盼,整合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建设,链接多方资源力量,满足辖区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构筑医、养、教、学、乐、为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养老格局,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勾勒幸福养老在振东的美好画卷。

  阵地建设,医养结合让服务提质增效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不仅是老年居民的朴素期盼,更是全社会聚焦的热点关切。振东社区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长者食堂等资源,着力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多层次养老服务阵地。

  社区老年人对中医特别青睐,卫生服务站开设了中医阁,每周定期推出中医门诊服务,为居民把脉、做针灸、膏方调理等,日均服务80余人次。还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义诊、卫生宣教、健康知识培训等;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和济颐养院,打造4A级养老服务站点,通过集中照料、上门服务、点单式定制,为社区上千位老人提供文化活动、健康管理、助医助洁、康复护理、日常送餐等服务;社区内开设了全市首家长者食堂,采用“社区指导+社会组织运营+志愿者参与”的形式打造老年人免费就餐场所,日均为130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素食中餐。除日常助餐外,也会依托场所开展公益集市、心里慰藉、集体生日会等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让老年朋友感受“食光下的温暖”。

  文化赋能,老年学堂让养老变享老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我们老年人也很追求精神生活的。振东社区老年学堂活动很丰富,在这里不仅能看书、画画,还能学钩针、学乐器。这样的老年生活很充实。”社区老党员王灿华激动地说。

  为了更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振东社区积极整合阵地、对接资源,链接力量,开设老年学堂,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依托近1700平方的运动场地,培育了篮球队、羽毛球队、门球队、气排球队、乒乓球队等各式文体队伍20余支,培养文体爱好者人数近千人。充足的体育团队力量,为老年学堂提供了强大的体育师资力量。还通过链接社会资源,与辖区的音乐培训机构合作,开设各类器乐课程,邀请老年大学讲师开设钩针班,邀请党员志愿者开设手机班等。全年振东社区老年学堂推出了器乐、手工、运动、文化等四大类20余门菜单式课程。全年通过点单方式开出7门长期班,招收新学员160多名,开设课程200余次。

  除了老年学堂兴趣班,社区还免费开放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健身房等供老年人使用,更推出“吾们有艺思”邻里音乐会、“银龄乐动”老年运动会等特色项目,为老年学员提供展示的舞台。在这里,银铃乐学,养老变享老。

  老有所为,志愿服务让晚年生活幸福升级

  “小陈,我们楼上奶奶独居,自己做饭好几次忘了关火厨房冒烟,你们要多关注啊!”在民情夜访中,振东小区的热心居民拉着社区工作人员反映他们的心头事。

  居民有诉求,社区有回应。针对辖区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消防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这一关键问题。振东社区启动“支部领航·铃响邻帮”老年人平安守护项目,为16户高龄、独居老人家庭免费安装了独立式烟感探测报警器,开展了“一对一”精准帮扶,由支部退休党员组成振东社区“铃”响邻帮志愿服务队,与结对家庭开展巡查、探访、关爱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和减少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区还充分发挥辖区内居住的老党员、老干部多的优势,积极探索以老带老、以老助老、以老管老的党建引领养老服务新模式,让老干部们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担任社区“五邻议事会”智囊团、小区业委会、楼道红管家等,在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老有所为”。并成立银晖先锋服务队,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宣传、邻里纠纷调解、小区安全隐患排查等各种活动中,都有他们奉献的身影。还有社区的长者食堂,相对年轻健康的就餐者秉持“银龄互助·让爱循环”理念,就地担任志愿者,每天帮忙盛饭打菜,为高龄老人服务。老年人不仅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群体,更成为了社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

  “老年人的每一件关键小事,都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振东社区将继续构建“党建引领+”老年人关爱机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打造养老幸福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安享幸福晚年。(作者:吕秋琴 周颖)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养老服务,基层治理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