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小院·共话——“话”出幸福感,共享“邻”距离

时间:2024-06-07 来源: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
  “多亏你们社区帮助协调解决,现在出门方便多了,不然这个口子拦上的话,上班得绕好大一圈。”“这里的大件垃圾可算清理掉了,堆积了快大半年,现在道路宽敞了,空气都清新了不少。”自2024年4月起,随着“乐享小院”焕新工程的圆满落幕,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的镇定社区内,频繁听到居民感谢的声音。

  镇定社区充分发挥组织动员能力、联系群众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以“构建和谐邻里,提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深化“4+4”工作机制,搭建起居民直接参与的说事平台,全心全意、全力以赴解决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难题。

  党领民安: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织密基层幸福网络

  镇定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社区党委以各支部党员、流动党员、机关单位在职党员以及其他党员组建的“红四联行动队”为先锋,携手“老邻居”义剪队、“镇”青春、“暖阳”志愿服务队,通过“4111”网格化联动机制,形成了一套多元化共治模式。从党员到居民,从物业到警务,各方力量紧密协作、共商共建、打造立体化网格治理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应对了从日常生活服务到民事纠纷调解的各种问题,确保小事在网格内化解,大事在社区层面处理,重大矛盾不上交,构建了一个高效、和谐的社区治理生态,让居民在“邻”距离的互动中更安心。

  创新平台:家门口的“小院·共话”,搭建居民心声桥梁

  “楼上厨房位置的水管漏水已经好几天了,本来老旧小区防水就做的差,我家天花板已经泡起皮了。”“小区绿化的公共区域总有人私自拉绳晾晒,真的很影响观感。”在这里,居民们围坐于老树荫下,畅所欲言,那些关于老旧水管的滴滴答答、公共空间私拉晾晒的小困扰,都成了大家共同商议解决的目标。

  在原有的网格化管理框架下,社区巧妙利用网格和微网格作为切入点,创造性地设立了“小院·共话”这一特色说事点。说事点就设在居民家门附近,方便大家随时聚集在小院的大树下讨论社区事务,形成了一个集说事、议事、调解为一体的亲民平台。通过实施“四个一”高效响应机制,即第一时间响应、第一现场处理、第一责任人跟进、第一效果反馈,确保居民的每一个细微诉求都能迅速得到关注和有效回应,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现在有烦恼就来小院里聊一聊,有困难能及时得到帮助,幸福感明显更多了。”家住幸安公寓的顾阿姨喜笑颜开。

  拓宽渠道:线上线下交织,“固定”与“流动”并举

  为了更广泛、更深入地收集民意,社区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包括固定时段的面对面交流与流动式的走访调研,同时结合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模式,依托智能化平台做好信息接收、分类、处理、跟进等工作,确保信息收集“全面无遗漏”,事件处理“彻底无隐患”。无论是通过微信群、“智瞰大碶”、“宁波基层智治平台”,还是社区公告栏,线下讨论会,敲门入户等方式,都旨在全方位倾听居民声音,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从而更有效地排忧解难,温暖人心。
  短短数月,镇定社区通过线上收集、反馈、成功办结事件26起,线下走访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解决问题18起。

  延伸末梢:组建文娱社团,解锁居民群众的精神密码

  “远亲不如近邻”,为了营造一个和睦的邻里氛围,“居民说事”不再局限于家长里短,更多地关注到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镇定社区持续深化“幸福邻里”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链接,盘活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能人、活动骨干,组建戏曲队、乒乓球队、歌咏队、编织队等群众性文娱团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陌邻”变“睦邻”,在不断地互动中,一张张相熟的面孔与贴心细致的帮助架起了社区与居民“连心桥”,成为社区治理服务的有力助手。

  “一个社团也是一支治理队伍”。社区党委书记邹凌云说,“我们将居民社团按照服务内容分类,逐步形成成熟的组织文化体系,鼓励其成员参与社区的事务决策,进一步激发居民社团活力。”(作者:何俞婧)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党建引领,为民服务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