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志愿服务如何赋能基层治理,如何守护文化根脉?

时间:2023-09-04 来源: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
  7月13日至14日,中宣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在吉林省延吉市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会议围绕“推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治理效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志愿服务发展路径与方式”两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北京、天津 、河北等16个省(区、市)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相关负责同志和苏州、无锡、宁波等12个市(区)党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并围绕调研课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座谈会上作了精彩、务实的发言。现摘要刊登8位代表的发言,与读者分享。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


  天津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处处长 郭建静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考察时强调,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天津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朝阳里社区典型引领作用,推进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政治引领,把握志愿服务前进方向。深入开展“二十大精神润心田 文明实践谱新篇”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永远跟党走”志愿宣讲活动,把党的立场主张贯彻到志愿服务全过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综治能动,突出平安志愿群防群治。在各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应急响应等“5+N”群众志愿服务队,通过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群众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将“打造学雷锋‘志愿之城’”写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印发全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指南、基地管理办法、平台点单流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德治教化,加强志愿服务育人润心。设立“1·17志愿服务主题日”,设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展览,集中展示全市16个区、文明委成员单位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制作“志愿梦娃”“雷锋剪纸”等文创产品,打造5个学雷锋主题公园,不断营造学雷锋、做志愿浓厚氛围。自治强基,促进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着眼为群众办实事,开展“邻里守望”“阳光行动”“救在身边”等惠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员志愿服务长效化,43。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推动以共建推动共治,以共治促进共享。智治支撑,推动志愿服务精准高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加强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建成志愿服务网+手机客户端(津云志愿天津)+微信小程序三方并举的信息化矩阵,推动智能化、信息化更好运用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助力传承弘扬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上海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 俞 伟

  上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完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办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市志愿者协会联络各方壮大队伍、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募集资产支持保障、市志愿服务培训中心常态培训、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理论研究智力支持、市市民巡访团收集民意建言献策的“一体、两翼、两中心、一团”工作格局,有效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动员力。截至2023年7月,建设文化类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98家,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文物保护建筑巡查”“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历史文物建筑专题调研”“非遗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主题志愿服务项目300余个。加强能力建设。不定期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业务培训,举办文物保护专家讲座,指导志愿者开展文物安全巡查、文物保护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深化民生服务。聚焦民生需求,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构建“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在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打造“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积极开展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普陀区着力打造“半马苏河”文明实践联盟,开展“护河+”志愿行动、“乐游河湾”行走等守护锦绣苏河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四大体系”

  把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落到实处


  黑龙江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 杜 丹

  黑龙江省有序推进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动员体系、激励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把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全覆盖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从2010年开始探索建立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了全省一元化的志愿服务领导机构。同时,针对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客观存在着地域类和领域类两类组织并存的实际情况,探索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相互融合、保持优势的“二元结构”组织体系,全省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形成结构清晰、责任明确、工作有力的格局。建立有效运行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从2011年开始试运行省志愿服务管理系统,构建起有效运行的动员体系。统一建立志愿者自主注册、自主选择组织的服务机制,建立团队自主发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自主报名、签到、参加活动、分配服务等机制,建立精准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生动实在的志愿服务激励体系。为每个注册志愿者提供严谨、规范和权威的资格证明,为每个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精确服务时间的证明,依据服务时间为每个志愿者提供1-5级的等级资格证明,为当年服务时间达到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提供卓越金奖、金奖、银奖等年度嘉许证书,依据服务时间为每个志愿者提供可兑换的志愿服务积分,形成持续和实在的激励举措。建立坚实精细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每年统一收取志愿者和组织会费。个人会费1元,团体会费100元,所收会费的80%反哺各级联会会组织,为各级联合会的经费保障探索了一条新路。从2014年以来,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就会同有关单位,为全省志愿者提供每年每人15万元意外亡故、意外伤残险,为发生意外伤害的志愿者提供1000元的医疗补助,认真做好兑付工作,消除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搭建平台 完善机制

  推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湖北省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综合处处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 廖明玉

  近年来,湖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壮大志愿服务力量,融入省委“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截至2023年6月底,湖北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达4。3万个,注册的志愿者达1068万人,占全省常住居民人口的18%以上。加强工作保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法律援助、保险托底、交通误餐补贴等保障制度。省文明委出台《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各地各部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资源,精准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湖北共建成113个文明实践中心(含10个城市功能区)、1376个文明实践所、26575个文明实践站,实现阵地全覆盖。健全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制度。省文明委印发实施《湖北省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从评优评先、招录招聘、教育服务、就业创业、金融服务、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七个方面出台37项具体的激励嘉许措施,示范引领全省各市州出台相应嘉许政策;省民政厅近三年安排专项资金961万元,支持各地开展志愿服务创新试点;团省委与哈啰出行等爱心企业合作,为志愿者提供益币兑换物资等激励,强化志愿服务正向激励。强化规范管理。出台实施《社区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持续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开展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等日常管理工作,对依法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身份标识,全省有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达812家。

  以“志愿服务+”赋能文物保护利用

  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王 辉

  近年来,西安市探索以志愿服务为抓手,通过互动化、沉浸式、高效能路径,积极发动广大市民游客深度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志愿服务实践,进一步提升保护理念、扩大保护共识、提升保护效果,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注入发展新活力、提供新动能。一是“+宣教”。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等重点场馆,常态化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让高校大学生深度参与保护利用知识讲解宣传,身体力行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志愿服务实践,与中外游客一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万名大学生参与,每年为近100万游客群众提供免费志愿服务。二是“+公益”。以打造“周末哪里去 一起做公益”志愿服务品牌为主线,定期组织市、区、街办、社区四级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市民,分类别、分批次参与文物展品安全巡查、秩序维护及客流高峰期游客疏导、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等文物保护利用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三是“+流动”。组织志愿者打造“流动博物馆”,及时把文物保护利用知识送到基层,通过志愿者的展示和讲解,带动受众参与互动,一起打造“博物馆之城”,“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四是“+监督”。推动全市文物景区设置游客巡查二维码,游客可将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通过二维码上传至场馆平台管理终端,并组织对被采纳建议和发现问题的游客给予优待回馈,免费赠予参观票,授予“荣誉安全员”“爱馆大使”等礼遇。五是“+创意”。开展“西安因你而美”文物保护文明实践行动,邀请“西安城墙金甲武士”“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等流量网红作为文明实践形象推广大使,带动市民群众一起积极投身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传播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中,让文物利用意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积极探索利用志愿服务

  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河南省郑州市二级巡视员 裴保顺

  近年来,郑州市在中央文明办和河南省文明办指导支持下,持续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志愿服务,积极探索利用志愿服务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路径。健全机制,建强服务队伍。组建郑州市“绿城使者”志愿服务总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志愿服务支队,全市547个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依托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河南(郑州)分中心、郑州市志愿者培训联盟、各级各类文博场馆进行分层次培训,有效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拓展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在社会教育领域,有效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志愿服务有机融入青少年研学过程,让研学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能。在专业服务领域,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助力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调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民间文物的抢救、修复、征集、回收等工作。在辅助管理领域,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助力文物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项目化运作,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以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将需求调查作为项目策划实施的前提,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着力孵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据统计,2023年入选市级交流展示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占比达18。2%,同比增长9。1%。

  做好古城保护

  志愿者大有作为


  江苏省苏州市文明办副主任 汪苏春

  苏州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物资源丰富,古城文化遗产丰厚。近年来,苏州市在做好古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志愿者的作用,持续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常态化实施古城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项目,有效提升了苏州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健全机制完善服务。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纳入全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中,列入志愿服务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有序做好文化保护志愿者登记注册、团队招募、供需对接、活动发布、时长记录等工作。专业培训提升质量。高标准设置文化保护志愿者准入条件,规范报名选拔流程,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持续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系统性培训工作,推出“百园百馆”文化志愿服务团队能力提升计划,成立文保志愿讲师团,研发专业培训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提供专业培训。打造阵地拓展载体。重点在园林与文博场馆内建设一批集文化传播、非遗传承、历史研究、文物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志愿服务阵地,现已建成“运河十景”“名人故居”等阵地126处。立足古城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传承、文物挖掘保护等工作需求,通过“微更新”“微提升”打造一批社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志愿服务站点,通过“社工+义工”模式,已建成“五街十巷”“古城百年古井街区”等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阵地167个。项目运行塑造品牌。以江南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为主线,全力打造具备苏式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推进服务项目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实施。全市已形成“名城之窗”“稚爱古城”“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传承千年文脉 讲好平江故事”“益泉古井保护”等常态化实施的品牌项目155个。

  准确把握志愿服务和

  社会治理两者关系


  重庆市南岸区委文明办主任 罗先锋

  创新推进志愿服务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准确把握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两者关系。从工作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社会治理要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培育自治社会,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共建共享。而志愿服务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渠道,通过提供服务和帮助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工作内容来看,两者之间“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社会治理是在党建统领下,由“自治、法治、德治”三大体系构成。其中,德治是法治、自治的基础,重点解决社会治理主体思想精神层面的素质修养问题,起到引领教化作用,处于灵魂地位。而德治的核心是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精神文明,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工作体系来看,两者之间“同频共振”“殊途同归”。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是检验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其测评体系包含了志愿服务内容和要求,明确指出要完善公众参与体制,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志愿服务条例》明确指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及时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即是要求要积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
责任编辑:苏田 标签: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