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昌县(小蓝经开区)把开展党史专题基层宣讲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注重以上率下,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领导干部带头讲、专职教员辅导讲、基层骨干微宣讲、榜样人物生动讲、社会各界合力讲”的大宣讲格局,探索出了一条“123”工作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党史宣讲,做到以学助讲,以讲促学,学讲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热在群众。
打造 “1+N”宣讲队伍
构建宣讲大格局 南昌县建立了“1+N”宣讲队伍:“1”,即县委(区党工委)宣讲团,深入县区150个机关、乡镇、村社和企业开展集中宣讲,现场听众累计超过2万人;“N”,即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由各相关部门、单位牵头组建各类宣讲队伍。
南昌县选拔了8名教员组建“党声民心颂党恩”微宣讲队伍,深入基层村(社区)、学校和企业开展专题宣讲100场;县文明办从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劳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各类典型中遴选了30名代表,成立了“昌南榜样宣讲团”;县关爱报告团、县青年讲师团等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进民心”“社科大讲堂”“红色文艺轻骑兵”“红色小主播”和党史宣讲志愿服务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专题宣讲,已开展各级各类宣讲530余场。
坚持“两个原则”
奏响宣讲大合唱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作用”。县委(区党工委)宣讲团成员由县区43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全县各乡镇、街道(管理处、管委会)均组建了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为主力的基层宣讲员队伍,充分发挥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运用党员大会、党课、座谈会等载体,面向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开展宣讲工作,掀起党史专题基层宣讲的热潮。
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全面覆盖。针对党员干部,南昌县(小蓝经开区)通过县区领导集中宣讲,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讲,实现面向党员干部宣讲全覆盖;针对普通党员群众,组织党校教员、基层理论骨干深入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宣讲活动,通过对党史脉络的梳理,让党员群众进一步知党爱党。
同时,南昌县(小蓝经开区)还运用“党支部网格化”管理优势,积极培育自发组织的群众宣讲团,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针对青少年群体,组织历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年讲师团成员作为红色宣讲员,开展事迹分享,畅谈初心使命。县关爱报告团持续深入城乡中小学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抓好“三个落实”
做好宣讲大文章 落实在哪里讲,解决听得到的问题。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各有关单位、乡镇充分利用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活动场所,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目前,已利用11个村史馆开展党史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次。
落实讲什么,解决听得好的问题。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既注重针对不同群体设置宣讲侧重点,又结合宣讲员自身所长设置宣讲方向,以小见大,贴近实际。
落实怎么讲,解决听得懂的问题。为使理论宣讲喜闻乐见,各宣讲队在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准备了“党史+歌曲”“党史+书画”“党史+话剧”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力求用“冒热气”“带露珠”“沾泥土”的语言,推动基层宣讲入脑入心。如县委党校《初心之光——忠诚、干净、担当》情景党课,以“南昌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南昌县解放后第一天”“南昌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丁修”等三幕篇章为故事主线,通过话剧表演、多媒体音画、主讲人演说等方式,为群众立体讲述了南昌县不同年代涌现出的革命故事;幽兰镇开展“油画里的党史课”宣讲活动;县老干局将红歌传唱与红色故事宣讲相结合,激发社区居民爱党爱祖国的热情;莲塘镇草根宣讲团,打着快板、讲着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等。(记者 刘磊)
原标题:创新“123”工作法 抓牢抓实党史学习教育
责任编辑:刘腾腾 标签:党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