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宿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时间:2019-09-03 来源:宿迁网
  “今年大女儿刚考上大学收到7000元助学金,以后每年还有助学金5000元,正在读初中的二女儿每年能收到助学金2500元,读小学的小女儿每年能收到助学金1600元……”最近,在章集街道章集社区湾外组,每当说起三个女儿上学的事,李秀兵总会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有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哪会有我家的今天啊!”

  幸运的不只是李秀兵一家,为帮助贫困家庭开启希望之门,困难学子铺就成才之路,宿迁市沭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来抓,广泛开展各类扶贫助学活动,社会各界人士、爱心企业主动担起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争做贫困学子求学路上的“圆梦人”。

  据统计,自今年7月30日开展全县扶贫助学集中募捐活动以来,政府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已募集捐款486.6万元,其中县乡机关干部职工捐款208万元;全县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278.6万元,为全县扶贫助学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8月25日,在彩虹公益第五十八场助学活动中,记者从长长的捐助名单上看到,“爱心人士捐款200元、章超杰捐款200元、张红梅捐款100元、卢晓琳捐书包4个笔60支……”随后该团队公布了活动开支明细,“文具293元、水果200元、牛奶248元,茆圩乡舒同学助学金800元、龙庙镇徐同学助学金1000元、刘集镇李同学(姐弟)助学金2400元……”

  “此次活动共计支出8541元,收到捐款5450元。”该团队志愿者告诉记者,助学一直是他们团队消耗资金最大的活动,为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他们专门设立了群基金,当实际支出大于收到的捐款,不足部分便由群基金补充。

  扶贫助学,只是沭阳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沭阳县以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为统揽,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者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凝聚正能量,弘扬新风尚。

  8月21日,酷暑已退,秋风送凉。在胡集镇敬老院内,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忙着免费为老人们修脚。其中为首的志愿者李明甫告诉记者:“天气凉快了,帮老人们修修脚,让大家舒舒服服散步。”

  今年37岁的李明甫,是沭阳县西圩乡中陈村四组村民,也是宿迁市“小李飞刀”养生服务的负责人。6年来,他带领员工热心为全县各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提供免费的志愿修脚服务,足迹遍布全县40个乡镇场(街道),累计服务11000余人次。

  除了为老人免费修脚和“孝行中华”志愿服务以外,这6年间,李明甫还带领爱心志愿服务队,同步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点单式上门免费服务和每天下午面向环卫工人的“爱心环卫”免费修脚服务。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作为主攻点,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细胞。”走进沭阳县沭城街道新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随处可见志愿者服务身影,处处彰显文明实践新风。

  近年来,该社区以“两建五共”工作机制为引领,由社区支部牵头与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联建,围绕居民服务和社区治理,实现项目共抓、资源共享、实事共办、人才共育、结对共帮,目前有共建志愿者队伍17支,志愿者逾千人,社区志愿活动形成菜单化,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认真梳理服务对象需求,明确志愿服务方向,沭阳坚持把群众是不是满意作为衡量志愿服务工作的试金石, 切实将志愿服务做实做优,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到群众心坎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今,志愿服务已化为一场群众所需的及时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沭阳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生命力。(叶春艳)

  原标题:宿迁沭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志愿者
精彩推荐
相关推荐